最新最全的法治资讯 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今日头条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张守增:全媒体时代法治传播的四维突破

时间:2025-05-08 作者:法治观察网 浏览量:

全媒体时代法治传播的四维突破

张守增
新闻报道的根基在基层、力量在基层。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要求,坚持系统思维、用户思维、创新思维、融合思维,在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组织采写制作了一批 “深”“活”兼具的新闻精品,多角度讲述人民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鲜活故事,书写了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美好图景的法治注脚,进一步巩固壮大全媒体时代的思想阵地。


系统思维:构建走基层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系统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法论,强调以整体性、协同性视角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这为破解媒体深度融合中的矛盾、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供了重要方法指引。在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新闻宣传工作承担着传播法治理念、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使命。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系统观念贯穿新闻宣传全过程,将“新春走基层”活动作为转作风改文风的生动实践,通过构建“走基层”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实现了从“新春走基层”阶段性报道向“日常走基层”系统性工程的战略转型。
树立“一盘棋”理念。《人民法院报》是党和国家在司法审判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专业性。为破解长期以来新闻作品可读性与吸引力不强、过程性报道和深层次挖掘不够等制约新闻宣传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立足全面依法治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主阵地职能定位,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走基层 看改革”专栏,引领全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者转作风改文风。
专栏特写篇篇千字,笔笔含情,以基层改革故事为着力点,以调解、执行、回访等为切入点,用朴实话语、鲜活场景、生动细节,勾勒人民法院以“小切口”改革举措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护航民生的生动画卷,用“有意思”的语言讲好“有意义”的道理,用“听得懂”的案例阐释“听得进”的法理,成为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改进文风的重要抓手,推动形成“人人重文风,个个改文风”的良好氛围。
在栏目的组织策划采写过程中,采编队伍得到扎实的训练,“走转改”不断向纵深发展。这些显著成效在2025年“新春走基层”报道成果中得以检验:59名记者、通讯员深入社区、市场、企业、乡村、工地、码头,足迹遍布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出53篇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全景展现人民法院通过“小切口”改革举措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护航美好生活的创新实践,实现从“日常走基层”到“新春走基层”的常态化、长效化循环。
融合宏大叙事与微观故事。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项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民心工程,一头联系着党和政府,一头联系着广大基层群众。胸中有大局,眼中有群众,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关键是做好结合文章。文风背后是作风。只有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度践行“四力”,深刻感知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迫切需求,才能敏锐把握影响司法获得感的痛点难点堵点,才能站在群众立场,用群众语言讲述群众关心的故事。
《“绣花”功夫扮靓雄安城》一文,以雄安新区法院推进“网格法庭”建设为切入点,展现司法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选题视角突破了简单的工作动态呈现,将司法实践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框架中,既呼应了雄安新区“未来之城”的定位,又展现了法治作为社会治理“稳定器”的制度价值。《一份〈法律咨询意见书〉》,围绕重庆李子坝轻轨穿楼、附近交通拥堵这一民生问题,通过追踪法院出具专业意见的全过程,展现了司法解决民生问题的独特方式。报道不仅关注意见书的内容,更深入剖析了司法建议形成的法律逻辑与社会考量,揭示出“法理情”融合的裁判智慧,使报道兼具专业性与贴近性。《“221套房子全都卖出去了”》关注房地产领域纠纷,以执行案件为切入点,呈现司法化解经济社会矛盾的完整链条,既展现了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又为理解法治与市场经济的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范本。


用户思维:善用群众视角与群众语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义,在于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就红军编的《时事简报》指出,“《时事简报》的新闻,特别是本地的和近地的新闻,一定要是与群众生活紧密地关联着的……与群众生活密切关联的,群众一定喜欢看。凡属不关紧急的事不登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本质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审视,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基石与核心,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如何强化用户思维,更好地引导人民、服务人民,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成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一道必答题。
站稳人民立场,聚焦司法为民。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坚持人民立场,围绕贴近群众生活、群众关心关注的收入、养老、住房、环境等一系列急难愁盼问题,进行选题策划,用群众视角、群众语言,让群众乐意接受,爱听爱看。《大红福字“缝”裂痕迎新春》以法官回访高铁施工噪声扰民纠纷当事人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深刻体现出司法对民生细致入微的关怀。《业主舒心过大年》《暖心调解 安宅有方》《坐着法治列车回家过年啦》《“青行万里”护长城》等一批稿件,全方位展现基层法院干警审判执行、普法宣传等工作场景,有力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殷切期盼。
关注特殊群体,彰显人文关怀。《司法救助在年关》是对湖北来凤县人民法院启动司法救助程序的报道,具有多重意义。从社会层面来看,它发挥了媒体的社会协调功能,通过对困难当事人获得救助过程的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对司法救助制度的关注,进而推动相关部门优化流程,使制度更加完善。从人文角度而言,这一报道凸显了司法的温度与人文关怀,强化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它以情感为纽带,拉近了司法与民众的距离,构建起司法与民众之间的“共情通道”,让民众在感受司法公正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司法的温情。
《“孩子可以过个祥和年了,真好!”》报道突出细节,“转身捧出一沓笔记本,又拎起一个大书包递给小飞”,连贯的动作既展现了法官的细致周全,又暗示着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该作品被新华社客户端转发,全网阅读量过百万。
“一块块新鲜的猪肉摆在桌上,系着围裙的大厨正烹饪着各式菜肴。”《“年猪宴”上动真格》的现场描写极具画面感,在这样喜庆的场景中,被执行人雷某的失信行为被置于道德聚光灯下,展现了干警人性化的执法智慧。该作品被行业报协官方微信号转载推介,全网阅读量31.3万。


创新思维:用好前沿技术,引领内容创新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我们党深刻把握现代传播规律,深刻洞察媒体发展趋势提出的重要改革举措,也是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趋势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数字化时代,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内容创作形式的多样化,从用户生成内容(UGC)到专业生产内容(PGC),再到近期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这些不同的创作模式对内容生产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我们以AIGC创意视频搭配文字报道和海报的形式,综合运用图片、动画等多元内容形态,将抽象的法律案例转化为生动鲜活、通俗易懂的可视化内容,让法治新闻从静态呈现转变为动态演绎。其中,《衣柜里的欠款人》采用“文字报道 + 海报 + AIGC创意视频”的形式,将案例故事与地方文化、春节氛围相结合,这种融合多种元素的创新形式,不仅吸引了不同受众群体,还借助新技术拓展了法治作品的国际传播范围,体现了媒体在传播形式上的大胆探索与创新。该产品在视频号、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的播放量超47.6万,被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网、人民论坛网、澎湃新闻客户端、行业报协等媒体纷纷转载,实现了“破圈”传播。


融合思维:全平台赋能,巩固壮大主流舆论
5G时代,短视频等碎片化、密集化的信息传播形态已成为网络传播主流形态。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新兴媒体和传播平台,对主流媒体形成巨大冲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成为巩固壮大主流舆论的迫切需要。只有推动系统性变革,加快适应新技术新应用,主流媒体才能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全媒体时代,融合传播是提升新闻影响力的关键。我们充分发挥全媒体组合优势,策、采、编、发一体化推进,报、网、端、微、号协同发力,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矩阵。在渠道融合上,报纸以深度报道提供专业权威内容,网站承载海量资讯,微博迅速扩散新闻引发讨论,微信实现精准触达,客户端推送定制化新闻提升用户黏性。在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所属各类平台共发稿127篇,浏览阅读量达1402万,转评赞2.7万,微博话题#法院新春走基层# 浏览量3014.3万,讨论量1.7万。
融媒体时代,吸睛的报纸版式通常需要“形神兼备”。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紧跟版面创新趋势,精心制作推出6个“新春走基层”专版。版面以精简的文字、鲜明的视觉设计脱颖而出,巧妙融入中国结、灯笼等新春元素,渲染喜庆节日氛围,实现了内容独特性、角度新颖性与设计精巧性的有机统一。


结  语
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在日常采编工作中,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努力从系统思维、用户思维、创新思维、融合思维等四个维度,不断探索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实践路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媒体融合,探索短视频与直播报道,尝试VR/AR报道技术,增强群众“走进”基层的现场感;构建群众共创机制,实现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转变;建立基层联系点数据库,推动基层联系常态化,生产更多“沾泥土”“带露珠”的报道。
(作者系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实习编辑:朱琳

审核:苏清

终审:汪国强

Powered by RRZ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