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法治资讯 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动态 > 栏目动态

《法治观察》栏目全媒体普法中心第一期工作人员培训通知

时间:2024-07-26 作者:法治观察网 浏览量:

栏目组全媒体普法中心各部门、各普法中心、法治观察员、宣传员:

2024年是“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的关键年。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该规划旨在到2025年显著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同时健全《法治观察》全媒体普法中心工作体系。也为了提升队伍法律意识,为今后工作开展提供便利。

经研究,《法治观察》栏目全媒体普法中心培训即将开始,该班由中国政法大学授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修时间、地点

报到时间:2024年8月28号周三下午报到

地点: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国际交流中心)。

二、研修内容

周三下午2点

1.报到;

2.领取培训所需用品;

周四上午

1.开幕式;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

3.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4.中国共产党党史、国史教育;

周四下午

1.法律制度和法治工作者的定位及其职责使命;

2.《法治观察》职业道德和纪律;
3.《法治观察》工作方法、基础知识、从业技能;

周五上午

1.民事诉讼法原理及实务;

2.刑事诉讼法原理及实务;

3.行政诉讼法原理及实务;

周五下午

1.困难证据的收集采集技巧;

2.法庭辩论的语言技巧与案例;

3.举证、质证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周六上午

1.公司法指导案例分析;

2.劳动法指导案例分析;

3.合同法指导案例分析;

4.知识产权法指导案例分析;

周六下午

1.媒体运营实务操作技能;

2.信息采集编辑与写作;

3.中华民族文化智慧与运用;

4.结业仪式;

6.颁发结业证书。、


三、研修对象

1.《法治观察》栏目全媒体普法中心工作人员;

2.各市县区普法中心观察员、宣传员。


四、中国政法大学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 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三校政治系、法律系和辅仁大学社会系合并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最初在北京沙滩红楼办学,1954年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1986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学院三院办学格局。进修学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并入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5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学校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30多万人。学校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同时,学校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人才培养的生力军。


五、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介绍

中央政法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学院)是代表学校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专门机构,具有完善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法治教育培训体系,采用“菜单式”和“订单式”相结合的形式,科学设置专题课程,选聘优质师资,创新法治教育培训思路、载体和方式,综合运用讲授、自学、辅导、研讨、交流、警示教育、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式,有效提升学员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院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在相关职能部门、院部的支持下,认真落实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强化整合社会资源,近几年来社会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与人民网共建“普法教育公益大讲堂”,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大讲堂”,加大公益普法力度;2019年、2021年分别与五大权威媒体联合开展普法民法典活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普法宣传学习活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面向全国省市开展涉外知识产权公益普法,受到当地好评;2019至2022年,学院报送的案例连续4年入选“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库”;2020至2022年,学院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高校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荣誉称号;2021年,学院代表学校与法治日报、政府、法检系统、大型企业及律所等共同成立全国首家“涉外法治高端人才培养联盟”,积极推动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对外开放。

学院以“提供优质在职法治教育、助力国家法治建设”为指导思想,开展在职人员法治教育工作,以建设“中国政法大学全国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合作基地”为载体,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创新、融合并举的法治教育模式,致力成为集成人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集中授课与网络学习于一体,多种方式为社会提供高品质教育服务的高端法治教育平台。

学院下设成人学历教育中心、司法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法商企业管理教育培训中心、律师教育培训中心、国家级法治教育基地项目中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中心,另设网络教育学院一个同级教学机构。


六、拟邀请授课师资介绍

焦洪昌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农工党中央社会与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港澳基本法研究会副会长。

李树忠

198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参加工作,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身健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律硕士学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法律职业伦理教研室兼实践教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郭继承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中国思想史)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市委讲师团主讲老师,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主讲老师,弘正学堂学术导师。

王进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学院律师法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政法证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副主任)。

元轶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企业刑事风险防范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刑诉法、证据法、比较法、外国刑诉。北京市昌平区政协委员,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七届理事,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今日说法特邀专家。

席志国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理事、北京市物权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基础理论、民法总则、物权法、债法(合同法)。德国波恩大学、英国华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美国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高级访问学者。今日说法特邀专家。

马皑

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今日说法特邀专家。

曲新久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合著、参著教材、工具书有:《刑法教科书》、《刑法学》、《刑法教程》、《中国新刑法学》、《案例刑法教程》等。今日说法特邀专家。


七、研修费用


费用:每人缴纳培训费12800元;(含课时费、课本费、资料费、服装费、食宿费)。开班后因个人原因未能参加培训的,相关费用不予退还。

收款账号

户名:国之强(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兴狼垡支行

开户账号:11050110070100000375


八、培训证书

培训结束后颁发中国政法大学结业证书。


九、其他

本次培训为自愿报名的方式。


十、报名方式

请各普法中心、法治观察员、宣传员,根据自身需要,提交报名材料后,缴费完成报名。按下列两种方式任选一种进行报名:

方式一:扫描二维码添加综合办微信进行报名;




方式二:将简历表格

发送至邮箱:8977652@qq.com。

联系电话:

17710279055 廖老师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梅地亚电视中心A座11-13楼《法治观察》栏目




《法治观察》栏目全媒体普法中心
2024年7月26日




编辑:苏清

审核:李杰

终审:汪国强


Powered by RRZ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