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凱雷 李暢 實習記者鄒婧兮 北京報道)弘揚愛國民族企業家王銘軒愛國精神暨西安飯莊創建70年紀念活動日前在北京舉行。西安飯莊原名西安食堂,是王銘軒於1954年創辦的。在紀念活動中,王銘軒親屬代表宋英向聚德華天公司、藍田職業教育學校等單位捐贈《追求——王銘軒的故事》和《從追求到傳承》等書籍。
紀念活動上,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汪鋒之子王又凱、原國務院副總理楊靜仁之女楊蘭等先後發言追憶父輩與王銘軒的革命交往與情誼。王又凱講述了汪鋒與王銘軒在藍田革命鬥爭中相識以及創辦西安飯莊的緣起;楊蘭講述了王銘軒解放後捐獻金條支持抗美援朝前線的感人故事,她說:「河南有『豫劇皇后』常香玉,為志願軍捐了一架飛機『常香玉劇社號』;我們陝西有愛國民族企業家王銘軒捐了200根金條用於抗美援朝戰爭,為國家捐獻一架飛機,這代表着藍田人、陝西人的心愿,也是全國工商界人物的驕傲!」
王銘軒先生1901年出生於陝西省藍田縣,解放前歷盡艱辛,生意有成,經營錢莊、藥房等商號,最初想通過做社會慈善和振興實業救國救民。1936年,王銘軒在與汪鋒相識後踏上革命道路,多次冒着生命危險,將大量的軍用物資、藥品、糧食和金錢運送到陝北根據地。
愛國民族企業家王銘軒的兒媳宋英現場講述老先生愛國的故事。凱雷攝
解放初期,王銘軒將自己的製藥廠、麵粉廠、石棉建材廠和醫院無償捐給國家。抗美援朝時,又將自己最後一筆財產200根金條捐獻給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王銘軒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一生。他的事跡和精神,不僅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更成為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紀念活動中,與會嘉賓紛紛表示,要繼承和發揚王銘軒的愛國精神與慈善理念,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正如宋英女士在活動現場致辭中所言:「王銘軒先生為祖國所做的許多貢獻,弘揚他熱愛祖國、堅信共產黨、熱愛家鄉人民的『慈善大愛』的精神。『福來者福往,愛出者愛返』,慈善永遠在路上,後輩定當加倍努力」!
编辑:苏清
审核:李杰
终审:汪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