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法治观察》成都普法中心召开普法工作会议暨首批《法治观察》全媒体栏目法治宣传员受聘仪式,四川蜀西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建捷律师、四川蜀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卿伟律师、广东华商(成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姜敏律师、四川源正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强律师和四川督政律师事务所熊强律师受邀参会,并获聘成为首批《法治观察》全媒体栏目法治宣传员。
四川省法学会原专职副会长朱时顺受邀出席会议,并为首批获聘《法治观察》全媒体栏目法治宣传员的五名律师颁发聘书。“法治宣传从不过时,应该是恰逢其时。”朱时顺说,律师长期在法治阵地的最前沿,具有极高的法律造诣,极丰富的实战经验,对法治的精髓和谦抑性原则理解最深,作为《法治观察》法治宣传员,是再合适不过了,“在这个注重流量的时期,法治宣传也面临新的挑战,希望大家不忘初心,发挥好自身优势,投入一定的、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积极实践,探索一条具有《法治观察》法治宣传的特色和路子,通过自身的法治宣传,对弘扬法治精神,促进法治建设实践发挥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律媒联姻:线上和线下联动,共同开展普法活动
聘请专业律师加入到《法治观察》并担任法治宣传员,是由《法治观察》成都普法中心发起并首推成立,“以律媒联姻的方式来普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增强普法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创新普法形式和内容,还能够促进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律服务的普及和便利化,以及促进法治社会的构建。”《法治观察》成都普法中心主任高飞说,专业律师队伍加入到《法治观察》成都普法中心来,这对普法中心在日后的工作起到更直观更有效的作用,“我们将和受聘的律师一起,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开展各种普法活动,如普法教育宣讲、法治精神进校园、普法宣传进社区、法治论坛、模拟法庭和法治研讨会等形式。这些活动通过案例解析、法律解读、预防预警等重点内容,使普法宣传更加贴近实际,服务群众,从而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
大有可为:我们应该充满自信、充满期待、充满热忱、充分准备
“《法治观察》宣传员的授聘,这个活动看似很小,却‘此事体大’;这件事并非宏大叙事,却意义非凡;这个场所并不高端,却会不可忘怀;这个授牌虽非显耀,却极具分量;这个称谓虽不新鲜,却是非常神圣;这个仪式看似普通,却是十分庄重。”朱时顺说,依法治国大旗在新时代被高高举起,有决定、有蓝图、有目标、有步骤、有措施、有行动,法治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影响之深是历史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朱时顺说,法治最主要的功能与价值是构建理想秩序、追求正义及合法性,保障权利与安全,每前进一步,其功能与价值愈加彰显,惠及人民就越大,人民享受到的福祉就越多。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强调“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的新号角已经吹响,在这个号角声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声音特别的响亮。也就是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二者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改革与现代化需要依法进行,同时,改革和现代化的成果分享也需要法治支撑和保障。可以预见,即将到来的改革和现代化热潮,也将是扎实推进法治建设的热潮。法治宣传大有可为。我们应该充满自信,充满期待,充满热忱,充分准备。
律师发言:让法律知识跨越专业和地域的界限,触达更广泛的人群
“作为一位被邀请的律师,我深感荣幸,也满怀期待。”《法治观察》全媒体栏目法治宣传员、广东华商(成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姜敏律师说,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普法律师能够成为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不仅要在法律实践中体现法治精神,更要在普法教育中传播法治理念,让法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姜敏诠释了她对法治观察的理解。她认为,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始终将法治精神作为行动的指南,无论是在法庭上捍卫正义,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传播法律知识,我都致力于让法治的力量触及每一个角落。今天,首批获聘《法治观察》全媒体栏目法治宣传员的上线,正是对法治精神的进一步实践,不仅为我们法律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它将法律的阳光洒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通过普法律师的努力,我们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姜敏说。
作为一名在有着12年的媒体职业生涯的前资深媒体人、《法治观察》全媒体栏目法治宣传员、四川督政律师事务所熊强律师对这次律媒联姻有着他独特的理解。“无论是从一个媒体人的角度、还是以一个法律工作者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律师与媒体合作普法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熊强说,这种合作普法的模式不仅促进了法律知识的普及,还增强了社会的法治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首先,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具有覆盖广泛、受众多样的特点。律师通过与媒体合作,可以将复杂的法律条文和案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公众,使法律知识跨越专业和地域的界限,触达更广泛的人群。
其次,普法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关键。律师通过媒体平台解答公众的法律疑问,提供法律咨询,有助于公众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减少因法律无知而导致的纠纷和冲突。
再次,律师与媒体合作,可以报道和解读司法案件,揭示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司法公开和透明。这有助于公众了解司法程序,监督司法公正,增强对司法系统的信任和支持。
另外,媒体在报道法律事件时,往往能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律师作为法律专业人士的参与,能够提供专业分析和建议,引导公众理性看待法律问题,避免谣言和误解的传播。这种正面的舆论引导有助于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很荣幸成为法治观察栏目的普法宣传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法治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律师是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法治普法教育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作为法治宣传员,普法教育,严守律师职业美德,依法依规办案宣传。”《法治观察》全媒体栏目法治宣传员、四川蜀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卿伟律师说,接下来我将更加关注社会法治热点、焦点,做好法治公益宣讲,为中国法治建设奉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文/成都普法中心:罗家贤、姜本强)
编辑:苏清
审核:李杰
终审:汪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