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和策源地。1923年5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裁判委员会在安源正式成立。这是党领导下最早具有司法性质的机构雏形,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司法工作的历史先河。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色司法基因,“安源精神研究暨红色裁判机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裁判委员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将于8月22日在萍乡安源召开,即日起推出“安源裁判委员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
照片:裁判委员会旧址
安源位于湘赣边界,近代以后因采煤业发达而闻名于世,安源路矿成为中国近代工业中心之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安源路矿工人已有1.3万余人。1921年7月,毛泽东出席完党的一大回到湖南。同年秋冬,毛泽东来到安源考察工人生产生活状况后,将安源路矿定为湖南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的重点地区之一。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领导发动下,安源工人开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1922年2月成立了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党组织——中共安源支部,同年5月1日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
油画:建立党支部
1922年9月14日
闻名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并取得胜利,实现了安源工人自治的历史性第一步。大罢工胜利后,俱乐部开始着力提倡工人自治的各项工作,以巩固胜利果实,维护工人团结,推动革命前进。
油画: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922年11月
为更有利解决工人间的矛盾纠纷,维护工人正当利益,俱乐部成立了临时性机构——裁判委员会,由俱乐部主任团的各主任负责处理工人间的矛盾纠纷问题,刘少奇兼任裁判委员会主任。
1923年5月
经俱乐部第三十次最高代表会议决定,正式设立安源裁判委员会,从此工人免受路矿当局司法科“腐败法庭”的欺压。这,是党领导下最早具有司法性质的机构雏形。
编辑:苏清
审核:汪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