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中的城市“开放日”,是什么样子?
“五一”假期前夕,西安这座古城人流如织,火爆的旅游市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在有“千宫之宫”之称的大明宫丹凤门御道广场,西安的警察蜀黍们用一场“破圈”的活动刷新了市民和网友对“开放日”印象,也为一座城市管理部门的“开放日”提供了重要样板。
01
去过活动现场的市民朋友都说:咱西安的“首届警营开放日”那叫一个热闹,该有的“排面”一点不落。
大唐鸿胪寺卿负责在丹凤门下“开集”,西安市公安局民(辅)警与群众现场互动,还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秦始皇兵马俑“复活的军团”原班人马……
走进各个展台,“酒驾模拟”“全民体验打靶”“平安汪汪队”“毒品模型展示”“无人机巡逻”等一系列活动下来,每个人的微信步数少说都是以万起步;有人排队半小时就为了体验“被拷”和“电击”;有人则特种兵式通关打卡集章,只为兑换长安卫贴纸、长安“警”茶、玩具泡泡枪、限量版公安小熊或长安卫手办等精美礼品。
▲图源:西安公安
据统计,“开放日”当天现场共接待市民群众万余人次,“西安公安”官方微博、抖音号、视频号和30余家媒体线上同步直播参与人数逾百万人次。【1】
不得不说,这场属于警民的“双向奔赴”,凭借其有趣的外表、硬核的灵魂,实现了热度和口碑双丰收。
参加活动的市民们不仅在“太帅了”和“萌翻了”之间无缝衔接,还在“反诈”“禁毒”“文物保护”等话题中紧密思考。
▲图源:西安公安
由交警、刑侦、禁毒等19个警种部门、近500人组成的团队现身说法,让越来越多人穿透对警察这份职业的想象,发现了他们日常工作里繁杂、琐碎又热气腾腾的另一面。
“网观”认为,“西安警营开放日”的爆火并不是偶然。
这和警察这一自带神秘和光环的职业有关。在过去很多的影视剧和宣传片里,高精度狙击步枪、排爆服、攀登突击车是他们的标配,持枪跟危险的毒贩对峙是常见的名场面。
和西安公安创新周密的准备有关。嘉年华一般的大型“开放日”,互动式、交流式的市民体验,警种之全、设备之新、花样之多,是警察蜀黍点中了老百姓的心坎。
▲图源:西安公安
和“警营开放日”自诞生以来的作用紧密相关。作为警营文化输出的多元载体,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如上海、深圳、苏州多地都举办过“警营开放日”。
譬如,在举办“警营开放日”堪称“元老级”的深圳,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群众热情越来越高,警民关系越来越近。在2023年“开放日”活动中,深圳公安同时设有1个主会场、13个分会场、118个开放点,累计接待市民群众50.8万人次。【2】
国外,如美国和英国都经常举办类似的警民互动日,旨在与公众建立信任和接触,方便警务工作开展,以及吸引招募潜在警察。
02
其实,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国家,越是需要公安机关服务保障,越是能倒逼公安机关的解放思想、紧密联系、依靠群众,“警营开放日”就是一个缩影。
这不仅是一场看似有趣的活动,也是公安机关新的话语路径,是一个城市开放程度的观察样本。
“网观”认为,“警营开放日”大受欢迎的背后,其实是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整合优势资源、积极主动作为的行政观念和能力的点赞。
▲图源:西安公安
不同于常规的政务服务,“警营开放日”是公安机关主动展开怀抱,以一种更加透明、生动、积极的方式展示他们繁杂的工作与生活,拉近警民之间距离,并以此增强公众对警务工作的信任与理解。
这种“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宣传方式,不仅可以借更加生动的方式充分挖掘、解读便民举措、特色亮点、典型做法,还能利用活动宣传速度快、传播能力强的特点,进一步拓宽服务辐射范围,为群众做好各类解读,切实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度。
警察对一座城市的启示在于,政务工作的细节之处,往往能直接反映城市治理的精度、对外开放的广度、社会发展的温度。
▲图源:西安公安
于城市而言,“警营开放日”是听百姓一言、为百姓谋成一事的可触可感的具体切口,也是进一步扩大相关政府部门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搭好“连心桥”,提升群众及外界对相关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的具体桥梁。
这种平视视角下的主动作为,不仅能大力提升相关部门的队伍形象,提高市民群众对其工作的认可度,搭建城市管理与市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平台,也能让更多市民群众走进、了解、参与、监督和支持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城市管理意识,着力形成城市管理合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久而久之,开放的政府部门和市民群众之间自会拥有更多无言的默契。
城市的开放与包容程度,在于其能否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及时对居民的需求作出实时便捷的回应。这个被构建出来的“城市”,应该了解“人”的诉求,满足“人”的需求,让人们用更少的时间等待,用更多的时间生活,才能真正使城市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包容。
编辑:苏清
审核:李杰
终审:汪国强